德国能统一,韩朝为何却不能?你看金日成和朴正熙,当年说了些啥
你的位置:亿博体育局 > 新闻动态 > 德国能统一,韩朝为何却不能?你看金日成和朴正熙,当年说了些啥
德国能统一,韩朝为何却不能?你看金日成和朴正熙,当年说了些啥
发布日期:2025-02-05 08:46    点击次数:129

#创作挑战赛#

二战结束后,美苏这两个大国由于利益有矛盾、制度不一样,分别踏上了无法相互融合的道路。

双方相互牵制,彼此遏制,但都未动武力,冷战的大幕就此缓缓开启。

在国际领域中,有些原本完整的国家,突然间就支离破碎了,形成了双方对立的态势。

德国的分裂以及朝鲜半岛的割裂,都是冷战导致的。

东西德曾和南北韩一样相互对立,可德国最终实现了统一,而朝鲜半岛的问题却一直未能解决。

德国实现了统一,那韩朝为啥不行呢?瞧瞧金日成和朴正熙,当年都说了些啥

为啥朝韩没法统一呢?

朝鲜半岛问题,是全球冷战给东亚留下的一项极为沉重的政治遗产。

南北分治的缘由,得从美苏两大国的争斗对抗说起。

虽说朝鲜和韩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都加入了联合国,被国际社会视为两个主权国家,然而两国之间仍然互不承认,都不认可对方政权是合法的。

要是仔细想想,可能有人会说:冷战时德国和越南这两个分裂的国家都能成功统一,咋朝鲜半岛就一直是分开的,没统一呢?

陆地相连的情况下,同样被分成两段,德国曾有东西之别,朝鲜则有南北之异,咋这朝鲜半岛的问题就跟打了个死疙瘩似的,咋都弄不开呢?

德国的分裂,是因为二战结束后,美苏在全球展开的激烈竞争所致。

1949 年,在美苏分别扶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联邦德国,东部成立了民主德国,德国就此分裂。

朝鲜半岛的分裂情况也是这样。

美苏两国的军队各自占了北纬38度线的南边和北边。

1948年8月,朝鲜半岛被分割成了两部分。

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命运貌似相近,实则差别很大。

战后,盟国想把德国拆分,就是为避免它再次强大起来,再次犯错。

毕竟德国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是有过一些不良记录的。

然而,朝鲜的命运和其他的不一样。

1910 年的时候,朝鲜就被日本给吞并了。

二战时,国际公约中的确明确表明,战后得让朝鲜实现独立。

虽说这样,但要是没有美苏的参与以及以北纬38度线来划分区域进行占领,朝鲜半岛或许不一定会分裂得这么绝对。

德国的分裂,在冷战棋局中至关重要。

东德加入华约,西德加入北约,美苏依据条约大量派兵,就这样把德国给分成了两部分。

这倒是不错,成了维系欧洲战后平衡的一张关键牌。

在朝鲜半岛上,尽管南北双方分别签订了双边条约,且各自有盟友支持,然而却没能像欧洲那样构建起稳固的集团对抗态势。

要是美苏军队一撤,朝鲜半岛就像没了平衡的秤,晃悠不稳,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会立马显现出来。

朝鲜战争的爆发就是最为直接的印证。

朝鲜战争虽名义上是内战,但其背后的国际因素很突出。

再来瞧瞧德国。

东德和西德制度不一样,摩擦也不少,但一直都没出现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这跟朝鲜半岛的情况截然不同。

从1950年代朝鲜战争结束后,南北双方的军事对抗不仅没减轻,反倒越发激烈了。

就算到了现今,也是时不时就进行军事加强。

东西德统一难以再现

在朝鲜半岛,东西德那种从分裂到统一的情况是难以重现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日本以及东盟等国家和区域集团崛起的情况下,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逐渐变得不那么稳固了。

漫长的冷战以及军备竞赛致使苏联几近崩溃。

面对越发严峻的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推出了“新思维”政策。

然而这场改革虽说缓解了冷战的紧张态势,却也让苏联自身的基础产生了动摇。

苏联内部矛盾越发严重,政治经济危机不仅没改善,还变得更糟糕了。

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像东德等,都被这股“自由化”风潮影响,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接连不断地出现。

苏联实力快速减弱,东德政局动荡不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正好给德国统一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西德总理科尔明白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不过他也晓得德国的统一不单单是德国自己的事,而是会对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秩序以及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变化。

面对美、英、法和苏联这四个大国可能存在的担忧,科尔得谨慎行事,打消他们对德国统一后变强的惧怕。

这四个大国的共同目的,是让统一后的德国依旧处于北约和欧共体的范畴之中,从而对德国的扩张加以限制。

在这般复杂的国际较量中,西德施行“先稳住西方”的策略。

科尔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德国统一后会依旧留在北约,还向欧洲各国保证会维护地区安全,以此渐渐打消西方国家的顾虑。

与此同时,在美国的协助下,西德搞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会议机制——“2 + 4”模式,凭借这个框架,德国统一的进程开始以西德为主导了。

西德对苏联表示,统一后的德国会大量裁减军队,还会给予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希望借此让苏联同意德国统一。

另一方面,西德借助“2 + 4”模式,阻挡了苏联可能的插手,让统一进程在国际层面取得了合法性。

1990年9月,六个国家签订了《德国统一条约》

从此,德国实现了统一

如此一来,东西德分隔了将近半个世纪,最终是以东德并入西德的形式结束的。

这个过程既可谓自然而然,也可称是时势促成。

要是打个比方的话,这场统一就像是西德用很高的价钱买下了快要倒闭的东德这家公司。

那时东德已然是个资不抵债的糟糕局面,而西德按账面上的虚数来收购,着实是吃了大亏。

所以德国的统一,不是简单的“兄弟相聚”,而是国内外因素一起促成的。

首先,美苏英法四国的支持极为关键。

德国的分裂,实则是这四个国家在战后划分势力范围并展开冷战博弈所导致的结果。

要是没得到他们的同意,德国统一这事就没法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西德总理科尔的游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先成功让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表示支持,随后又自然而然地获得了美、英、法三国的认同。

另外,西德经济发达,这对东德民众极具吸引力,也给两德统一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为关键的是,两德民众对统一的共同期盼,不容小觑。

长期的分裂没让他们的情感消失,倒是在历史的起伏里积攒了好多渴望,最后在统一的趋势下一股脑地爆发了出来。

德国的统一,乃民众心愿所趋。

朝鲜半岛的局势,不见得会顺着这样的路径实现统一。

在两德统一之前,双方于多个领域进行了多层次的交流,像亲友间的互相探访、出去旅游观光等,人员往来很是频繁。

朝鲜半岛南北处于对峙状态,两极相互封锁,彼此交流极少。

双方的关系里充斥着彼此的猜疑与攻击。

南北离散家属那短暂的相聚,像昙花般转瞬即逝,时断时续。

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项目,因为政治风云的变化,多次被喊停。

德国民间交流挺多的,多数人都希望统一。

朝鲜半岛的战争把南北双方的情感狠狠撕裂,彼此的信任也消失殆尽。

在政治渲染之下,韩国民众对北方的“赤色”极为排斥,但凡有点动静,就惊慌失措。

对于朝鲜半岛的统一事宜,金日成曾提出过一套挺系统的办法。

打从南北分裂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搞出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国家统一办法。

他最终的成果就是那个众人皆知的“高丽联邦共和国”构想。

这是一个将两种意识形态包含在内的统一且保持中立的国家。

南北两种制度同时存在,南方的制度得以保留,北方的特色也没丢,先这样过着,等以后再说真正统一的事。

1972年5月3日,金日成在和南方高级政治代表交谈时,首次将这个构想公开讲了出来。

大概意思是先别忙着彻底改变,暂时维持南北当下的政治制度,构建一个叫“高丽联邦共和国”的统一国度。

朝鲜当局大力推动这种联邦制过渡性方案,其用意其实不难明白。

其一,借全球局势稍缓之机,打出“快速统一”这张牌;其二,想要在美苏冷战的间隙里寻得一丝生存机会。

然而,美国明显不想看到这样的统一情况。

他们在德国问题上支持格兰特的“新东方政策”,在中国问题上搞“两个中国”,这次的举动跟这两者没啥区别。

在韩国这边来看,朴正熙对金日成的联邦制方案根本瞧不上。

从1961年朴正熙建立军事政权后,他对南北交流避而不谈,喊出了“先搞建设,再谈统一”的口号。

为达成这个目标,他竭尽全力地遏制南北统一的声音。

1973 年,他发布了有关南北关系的“特别宣言”,主张南北先实现和解,然后再讨论加入联合国的事宜。

金日成对朴正熙“两个朝鲜”的这套把戏,那火气可想而知。

听说这事儿后,他气得不行,当即把谈判桌给掀了,表明和朴正熙当局不再有任何交流,还说会接着支持南方的革命活动。

得说朝鲜问题跟德国问题压根不一样。

德国在二战时是法西斯侵略的祸首,朝鲜则是侵略的受害方,二者在历史上的地位截然不同,战后对它们的政策,肯定不一样。

德国能实现统一,虽说有各种政治机遇的助力,可经济才是其背后最为关键的力量。

要是把朝鲜半岛和德国来做个对比,就能够看出,朝鲜的经济基础跟韩国,乃至德国,差距很大。

让韩国如同西德那样去援助朝鲜,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来缩小南北的差距,还得获得国际大国的全力支持,这简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再者说,当年德国实现统一,虽说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但也不是毫无代价的。

德国国内经济曾陷入混乱,财政赤字严重,要是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弥补南北差距定会阻碍韩国经济发展。

朝鲜半岛的民众或许并不愿为实现统一,而去承受这般的退步。

况且,当年德国统一时的时机和环境没法再出现了。

西德趁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局势不稳的时机,东德情况混乱,只得并入西德。

在那次统一谈判里,东西德不是对等的,东德做了不少让步。

当下,国际形势多变,可那样的机会却很难再出现了。

几十年来,南北双方各自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早就深深扎根,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想达成统一,肯定得有一方做出很大让步。

然而,当下南方北方,哪一方愿意妥协呢?

朝鲜半岛的统一,看上去是本民族内部的事,实际上早就被外部大国的利益给牵制了。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关联着中、美、日、俄的诸多利益。

要是想让四国在这混乱的局面中给予支持,以推动统一,这可比当年两德统一难多了。

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条件不足,外部环境也很糟糕。

德国统一表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实现统一得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共同具备才行。

就算当时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愿望再强烈,西德的经济基础再牢固,可要是历史时机没到,统一就是瞎扯。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一直是倾向搞“分而治之”。

只要南北处于分裂状态,美军就有理由驻扎在韩国,美国也能凭借这个桥头堡来实施其针对朝鲜,甚至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远东战略,以此保持它在该地区的势力平衡。

日本是不想看到半岛统一的。

至于俄罗斯,也不会轻易赞成南北回归。

要是朝鲜在美国操控下实现统一,那美韩军事同盟肯定会更加强大,驻韩美军联合北约部队,会从东西两边对俄罗斯构成夹击,这是俄罗斯绝不希望出现的情况。

中国一直都主张和平统一,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朝鲜半岛的统一不但能给中国营造一个安稳的周边环境,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能给大陆和台湾的统一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因而中美日俄四国彼此较量,相互制约,一同影响着朝鲜半岛的南北状况。

所以,要是朝鲜半岛真想实现统一,那先得把和中美日俄这些周边大国的关系处理好,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丽联邦共和国统一方案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 王明星 南北朝鲜和东西德国分裂情况的对比 梁兴莉



上一篇:美国国务卿承认了!
下一篇:俄外交部:不接受俄乌临时停火 需要彻底公平解决方案